【杏林施妙手 仁心铸医魂】
于毫厘之中见万象,薛应中大夫
谈“治未病”
中国古人说:“履霜坚冰至,圣人恒示戒于早,必谨于微。”运用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中医理念,对患者身体微小病变敏感察知,辨别病情轻重,并掌握疾病以后整体的发展趋势,以便对疾病从源头截流,这本就是中医“治未病”的观念。
如果将这样的观念,针对性地用于未病人群进行体质、证候及经络等健康状态辨识,可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调理正气,修正自身调节机制,恢复阴阳平衡,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
(一)
在中医的观念里,一些不太起眼的“微病”,发病于毫毛、皮肤腠理、络脉、肌肉、骨节等部位,其表现为体表略感异常、皮腠不适微汗、瘀血、肌肉骨节异动等,位浅且病势轻,或症状根本就不显现,容易被忽略,但可转为重病。
要敏锐察觉,这就需要长期的临床经验。而通过审查人的神、色、态、脉、舌等体征和性格、饮食、二便等,结合中医临床辨证,能迅速有效、准确地诊断疾病,正确率可在95%以上,而且还可避免进行CT扫描或X光检查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二)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只有西医先进的检测手段才能发现肿瘤。
其实,以恶性肿瘤为例,从癌细胞扩增形成瘤灶、局部浸润,一直到转移扩散、五脏衰败,整个发病过程需要几年、十几年,且大多患者的瘤灶不会引起明显症状。目前影像学只能发现直径1cm以上的肿瘤,但这时癌细胞已达到几百万个。大多数人在体检时或有症状时查出肿瘤,才给予重视和干预,此时疾病已到中晚期,回天乏力了。
所以,西方医学体检所发现的所谓“早期肿瘤”,在中医看来,其实已是疾病的中晚期了。但如果早期接受中医体检及养生防病理念,却有可能让人们从开始不生肿瘤。
中医的优势,不是发现肿瘤,而是发现淤堵。
这个有经验的中医都会有明显的医感。肝囊肿、肺结节,肾囊肿,胃肠息肉、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等,都源自非常容易癌变的早期淤堵,中医能够通过活血化瘀的方法,彻底从脏腑器官中将其清除。
通过发现体质、经络及证候异常情况,进行早期干预调理,疏通淤堵,扶正(提高免疫力)驱邪(排出致癌毒素),能有效预防癌细胞的形成及进展。
这比任何花费精力、财力、忍受痛苦排查、治疗癌症的西医方法都更有意义,是真正意义上的“治未病”,是以健康为中心的健康管理之最高境界,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来指导体检和治病。
更不用说,现代药理研究中有上千味中药,有强烈的抑制和对抗肿瘤的作用,试想这些中药的服用,是不是能够扼杀早期的癌细胞形成?
除癌症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病等众多慢性病的发病,也是一个漫长过程,中医的前期预知和早期干预同样有效。
(三)
很多患者去医院体检,一张张化验单、检查报告、密密麻麻的数据,如雾里看花,医师仅有几行含义不明的文字说明和建议,到最后,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其实中医以其特有的辨证方法,已将人体状态清晰昭示,例如西医体检结果提示有脂肪肝、高胆固醇血症,中医则往往得出“痰湿内盛”等更直观的结论。尽管中医对状态的描述与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这些数值没有直接的线性关系,但对病情的把握,都全然散见于内科杂病的诸多证候中。
中医则是在不需要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种诊疗模式,几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对客观条件依赖较少,十分便捷,也具有很强的经济性。
(四)
中医的时间性也有助于医生预知病情的发展方向。
中医是最纯正的“时间医学”。《黄帝内经》认为,五脏各以其时受病;古代医家发现诸多疾病与症状,如发热、五更泻、真心痛、夜尿、夜啼、小儿夏季热、心下痞、呕血、癫狂、疟证等,都有其明显的时间规律;《黄帝内经》对疾病“旦慧、昼安、夕重、夜甚”昼夜节律的认识,为大量的临床研究所证实;这些无不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起源、走向并辩证施治。人在未病之时,中医就此提出调和人体的建议,让人保持健康状态,截断比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越来越大的发展方向,至少也能让人不致于越治越重,这才是中医从理论到技术,再到实践的高明之处。
(五)
很多病人找到我,明显情绪紧张、心烦意乱,有食欲不佳、面色无华等问题,躯体出现头晕头痛、两眼干涩、胸闷憋气、疲倦乏力等状态,然后给我看他们在医院里的诊断报告,没有发现任何的异常。医生也说不出需要怎样治疗,用什么药物治疗。但这种状态又难以忍受,怎么办?临床无器质性病变,理化检查又没有达到疾病诊断的标准,这样的病患人群极为庞大,是现今西医面临的一大尴尬。
而此时,从中医病机角度分析,阴阳的偏盛偏衰或气血失调等,已清晰可辨。中医认为疾病的4个层面是:肌肤(腠理)、经络、脏腑和骨髓,病理机制更是内容丰富,如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失健运、痰湿内生、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肝肾阴虚、阴虚火旺、下焦虚寒等等。中医对于此类状态疾病的辨别和传变趋势的把握,都已是驾轻就熟,完全能够及时识别,并消灭疾病于萌芽状态,相比西医,其优势已是不言自明。
(六)
前几年据《深圳日报》报道,美国放射生物学家布里纳曾说,一次全身CT扫描时所发射的放射线相当于100次X光胸部检查,这个辐射程度跟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幸存者所受到的放射性照射差不多,每1200个接受全身CT扫描的人中,可能就有1人会因检查长出肿瘤,而那些每年都要例行CT扫描的人,患肿瘤的比例更是高达1/50。很显然,中医就安全得多。
体检不是西医的专利。人们一说体检就是医院的设备,殊不知这些设备能发现的都是脏腑器质功能损伤日久的病。而中医治未病则不一样,不仅能做到西医体检的疾病告知,还能做到远比现代医疗设备更先进的“未病发现”,会给出你价值连城的健康提示,我们不能觉得多花钱就更有价值,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觉。
中医四诊合参的理念与方法,沿用至今,仍然存在,就必然有其存在的意义。中医的目的,是防治疾病、救死扶伤、延年益寿,而不是追求一堆可能实际意义不大却自以为精准的指标和数值。我们要知道自己要什么。我们追求的目标与结果,应当是:辩证准确,疗效确切,患者认同。
(七)
百病之始,皆生于风雨寒暑。“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初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中国古人简单的28个字,将一年的气候变化进行了总结,具有宝贵的防病治病和健身养生的价值。西医在客观、科学的旗帜下,却漫不经心地忽视了很多更重要的东西,忽视了真正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东西,比如对于人至关重要的时辰、年岁、农耕等环境、各类生产经验等。这些对人身体健康才是更本质的。
二十四节气指导了中药的取收、方药的选用。药王孙思邈说:“采药取药不知时节,虽有药名,终无药实,如不依时采取,与朽木不殊,徒废人力,全无裨益”。就是说要遵从“依节气取收”原则采药。
植物、药材生长发育的时期不同,桑叶在霜降后采,叶肥、味甘、气寒,古人早就知道“桑叶经霜为上,气质尤纯”,与其他季节采的药性完全不一样。夏枯草在夏至枯萎时采摘,半夏在夏至采收等,不仅医生,这都被中国大众所熟知了。
由于节气的不同,就会有温度、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加上采收时间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功用。什么时候气味、色泽、质地最佳,什么时候就是适宜采收的最佳时节,再如河南的怀地黄,于寒露至霜降时采收,其质最好。
名医华佗曾经治过一位胆气郁而不畅的患者,以青蒿为主却无效,但于开春之时,正值自然界春阳之气升发之际,用幼嫩新鲜的青蒿(茵陈)入药则有效,为此华佗还很有感悟:“三月茵陈能治病,四月青蒿当柴烧。”
西医用药不看节气,但对人体与药物的时间关系,也有类似的发现。比如阿斯匹林在晨7时服用,体内存留时间长达22小时,晚7时服用,则不超过17小时。所以,用药一定要考虑人体的时间节律,选择投药的最佳时辰,这样可提高疗效,而且还可以减少药物的不良作用。
(八)
随着一年十二个月的气候变化,人体各部的经气运行也随四季的交替而呈现周期性盛衰。节气日常是四季中自然变化明显的时间,对人体影响也大。大家想想这个“节”字,“节”者,“结”也。节与节之间,是顺畅滑溜的。但一到节上,就很难过去。
大家再想想看,中国人为什么看重“过节”,要打起精神、提起勇气、敲锣打鼓,在中医来说,其实不是欢天喜地的意思,而是要提掇精神,郑重面对,小心谨慎,才能过关(节)。
几十年的临床经历中,我亲见老年人或者体衰、久病之人,非常容易在节气交替时发病;心肺衰竭、猝死、脑栓塞、哮喘等都常见于夜晚发作,甚而死亡。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人不仅生活在一定的空间地理环境中, 还生活在时间变化中。所以我在诊断病情的时候,总会特别考虑一下,眼前这位患者,他的疾病与时间有什么关联。
以节气而论,立春到谷雨间,急性脑梗就多发。“风为百病之长”,主要以外风引动内风,风阳亢动,上扰于脑,或夹痰、夹瘀上壅于头,闭塞清窍,而见中风等急重病症。而到大寒这个节气,脑梗引发的死亡则最多。因此时寒邪入侵,寒性容易导致血液凝滞,循环受阻,故致瘀血滞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供血不足,终使病情恶化。
按照现代医学的认识来说,就是天寒地冻产生生理应激,包括交感兴奋、过度凝血和感染,而引发中老年人卒中的风险。
再如,肺癌患者秋季死亡率高峰为立秋。立秋是秋天之始,燥气直通于肺,肺癌患者肺气本就脆弱,本就以气阴两虚证为多,就在此时,秋的肃杀之气直扑机体脏腑气机而来,进一步伤阴耗气,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死亡。
传染性疾病高发的节气,则为小暑和大暑,南方地区在有些年头会提前至芒种。呼吸疾病高发季节以冬春季节为主,对应的节气常见小雪、大雪和立春。
从清代发展起来的温病学说,就是按春温、暑温、湿温……这样因时辨证论治的方法取得疗效的。温病在很多文献里,有时干脆就称为“时病”,运用中医时间医学,对预防非典、新冠等,甚至预测将来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流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九)
中医对时间的认识,不仅指导中药取收、方药选用,因时制宜的治则和经验,也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
中医学不仅对昼夜节律、节气节律有描述,还有四时(年)节律、超年节律、特殊节律用药经验。有人说这都是古代经验,不是科学,殊不知经验才是最可贵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不必也进不了实验室的。只要它能有效地指导实践,就永远不会失去它特有的价值。
举例而言,“冬病夏治”就是中医治病的特色方法,“冬病”,一般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加重的病变。对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等属虚寒证之患者,效果尤其显著。三伏天人体腠理开泄,肺的经络运行畅通,有利于药物的运行。“夏治”,指的是在夏季某些病情有所缓解的时候,进行辩证施治,以期降低和预防冬病的发生率。
从我的临床经验来讲,除开“冬病”,对于肺癌、胃癌等各种肿瘤表现为虚寒证的患者,夏天也是一个应该好好利用的治疗时机。
(十)
中医的节气观念,对西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护理是病人痊愈的关键,把节气观念融入精心的护理中,能及时对病者的突发情况进行处理,减少病人精神和肉体上的痛苦,当然有利于病人康复。所以我长期呼吁医学院的学生们,多学习一些中医知识,这在他们日后抢救病人、观察病情、精神护理、病房管理等一系列工作中,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西医的认识里,任何人任何时间用药,只要剂量相同,其疗效也就大体相同,顶多有个成年人与儿童的区别,这显然是与事实不符的。
多一点对患者时间节律和病理节律上的思考,有时一个闪念,甚至能起到急救的作用。比如我遇到有心肌梗塞病史、也未痊愈的患者,有时就会根据情况,嘱其晚上加大药量,并嘱家属强化“深夜一时”这个危险时刻的观察和护理。
肺应秋,肾应冬,脾应长夏,肝应春,人与天时相同相应,生长收藏,各应四时变化,天地气交,人居其中,秉天地之气而生,所以人身上体现着天气之化。医生要因时审势,根据时间的变化,来辅助推断患者病证的变动规律。
而对于我们每个患者包括健康人来说,都应汲取先辈的智慧“古为今用”,运用中医的时间理论,根据不同节气的特点,合理运用中药及调整生活作息,顺势调理脏腑功能,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为应天地之运、顺四时之气的智者。
总体而言,“治未病”的确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医学模式,正由疾病医学转向健康医学,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也会越来越受患者欢迎。疾病的发生与人的体质有关,更与人的健康理念息息相关,我们要未雨绸缪,用更顺应自然的方式,预防大病发生,也就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假以时日,如果中医“治未病”能够成为国家健康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会为人类健康、为减少国家庞大的医疗负担作出突出的贡献。
标签: